早稻浸种催芽技术以及常见问题


一、早稻浸种催芽技术

1.晒种。晒种有利于提高发芽势,并可消毒杀菌。晒种在浸种催芽前1周左右进行。浸种前选晴天,把种子均匀铺成3—4厘米厚,要勤翻轻翻,使种子均匀受光,一般要晒1—2天。

2.选种。选种是为了去除秕谷和病谷,提高出芽整齐度。用清水浸种2小时后,把浮在表层的秕谷捞出。

3.浸种。浸种是为了让种子从休眠状态转化为萌芽状态,同时对种子进行消毒。早稻浸种时气温一般较低,建议浸种时间36-48小时,气温高低与浸种时长成反比。种子吸足水分的特征是:谷壳颜色变深,呈半透明状,胚部膨大突起,胚乳变较,手碾成粉,折断米粒无响声。浸种时需添加药剂进行种子消毒,常见的药剂有咪鲜胺、氰烯菌酯、噻唑锌、四霉素等。

4.催芽。催芽的关键是对温度、水分和氧气的控制。温度30-32℃破胸(12-24小时),25-28℃长芽和根(12-15小时)。水分保持湿润即可,破胸前忌淋水。选用保温透气的材料覆盖种子堆是保持充足氧气的关键,切忌用编织袋和塑料膜。成功催芽的标志:芽长半粒谷,根长一粒谷(机插秧盘破胸即可)。

5.低温炼芽。早稻催芽温度较外界环境温度偏低,炼芽可以提高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、增强种芽的抗性和提高生命力。一般在芽谷催好后,置室内摊晾,在自然温度下炼苗半天以上, 谷芽摊放厚度以6厘米左右为宜,并且结合喷洒冷水,增强根、芽的抗寒能力。


二、常见问题及对策

1.未破胸的种子多。常见原因为种子质量差、吸水不充分、温度低。因此,必须精选谷种,充分浸种,进行高温破胸。

2.谷种粘手且酒精味重。常见原因为催芽种子堆水分过多,温度不够,催芽时间过长,导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。因此,催芽时应注意保温(最低温不低于25℃,最高温不超过38℃),破胸前切忌淋水。已经粘手的稻种,可及时放在30℃左右温水中淘洗干净,重新上堆催芽。

3.高温烧芽。种子破胸时释放大量热量,当通气不良时,种子堆温度极易超过40℃,导致酶失活种子失去活性;也是由于通风不良,所以供氧不足,极易导致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,使种子酒精中毒。用不透气的编织袋或塑料袋极易发生烧苗现象。因此必须使用透气的材料来进行保温催芽,且经常检查谷堆温度,温度超过30℃时应及时翻堆散温通气,谷种产生轻微酒精中毒,可清洗后继续催芽。

4.根芽不齐。在催芽过程中,常因催芽技术不当,出现“有根无芽”或“有芽无根”的现象,其根源是没有掌控好水、气、温的关系所致。只要遵循“干长根,湿长芽”和“冷长根,热长芽”的规律,调控好水分、温度的关系,就可解决根芽不齐的现象。


三、推荐使用发芽器

早稻浸种催芽时外界环境偏低,传统人工催芽极容易催芽失败,推荐大户用催芽器催芽,可有效降低催芽失败风险。


早稻浸种催芽技术以及常见问题2.jpg
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