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选地
选择地势平坦,土层深厚,排水良好的中等肥力以上地块,不易在低洼地块种植。
2.设置隔离区
为防止串粉,必须设置隔离区,可进行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。一般空间隔离方圆300米内不能种植其它玉米品种,时间隔离要求20天以上。
3.适时播种
当5~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~12℃时适时播种,黑龙江地区一般在5月5日左右。为早上市可采用覆膜和移栽的方法,覆膜播种可比直播提前一周进行。出苗或移栽后,最好是以错开当地的终霜为原则。为保证分批上市,可选择错期播种,每隔7~10天播种一批,最后一批不晚于6月10日,各地区根据当地积温情况确定。
4.播种密度
亩保苗3000~3500株为宜。
5.科学施肥
根据地力情况,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60公斤、硫酸钾105公斤作为底肥或种肥,拔节至孕穗期追施尿素每公顷260公斤左右,也可用养分数量相当的复合肥。
6.田间管理
(1)定苗
3~5叶期及时定苗,培养壮苗。
(2)中耕
玉米定苗后要及时进行第一次深松,深15~20厘米,不宜太浅。第二次中耕在小喇叭口期结合追肥进行,多培土,有利于提高地温和防涝。覆膜玉米在8~10叶期要深松一次,以不损坏地膜为原则,在小喇叭口期把地膜去掉,结合追肥上土封垄。移栽玉米成活后要及时中耕,比直播要多中耕1~2遍,以提高地温,促进幼苗发育。
(3)化学除草
根据田间的草相选择安全高效除草剂配方。播后苗前封闭处理,每亩96%精异丙甲草胺60~80毫升+40%阿特拉津200~300毫升。苗后茎叶处理可用30%苞卫。
(4)病虫害防治
玉米丝黑穗病:发病较重的地块,用戊唑醇拌种。
玉米螟的防治:以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为主。加强预测预报,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,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开始放蜂,共放蜂3次,每亩放蜂总量1.5万头;BT乳剂,每亩用100~150毫升拌5千克细沙心叶点施。
7.适时采收
适宜收获期为50%植株吐丝期后23~26天,玉米下棒后应尽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,以免脱水影响口感。